您好!欢迎访问东莞市昊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
东莞市昊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
自主研发、生产制造、销售、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技术企业
4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动态

无线充电发射端线圈


无线充电发射端线圈是无线充电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,主要负责将电能以电磁场的形式高效传输到接收端设备。以下从技术原理、结构特点、材料选择、设计挑战及典型应用等方面展开说明:

1. 工作原理

基于电磁感应或磁共振原理:

电磁感应(Qi标准为主):发射端线圈产生交变磁场,接收端线圈感应出电流,通过整流电路为设备充电。

磁共振:发射端与接收端线圈在相同频率下共振,实现中距离高效传输(常见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)。

2. 线圈结构与设计

形状:

平面圆形/矩形:常见于手机、耳机等小型设备。

立体螺旋形:增大磁场覆盖范围,适用于电动汽车或大功率场景。

参数优化:

匝数:影响磁场强度(匝数多→磁场强,但内阻增大)。

线径:粗线降低电阻(减少发热),细线适合高频场景。

尺寸:与接收端匹配,确保磁耦合效率。

材料选择:

导体:利兹线(多股细铜线绞合)减少高频趋肤效应;镀银铜线提升导电性。

磁芯:铁氧体磁片增强磁场(常见于大功率发射端)。

屏蔽层:铝箔或铜带屏蔽电磁辐射,符合EMC标准。

3. 电路集成与关键组件

驱动电路:

功率放大器: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(典型频率100-205kHz)。

谐振电容:与线圈电感组成LC谐振电路,提升传输效率。

控制单元:

通信模块:与接收端协商功率等级(如Qi协议的数字握手)。

保护电路:过压、过流、异物检测(FOD)功能。

4. 设计挑战与优化方向

效率提升:

线圈对齐:通过机械结构或磁场整形技术(如铁氧体导磁片)减少偏移损耗。

动态调谐:实时调整工作频率以匹配负载变化。

散热管理:

高频工作下线圈内阻发热,需通过散热片、热界面材料或液冷方案解决。

成本控制:

平衡材料成本与性能,例如采用印刷线圈(PCB线圈)替代手工绕线。

5. 典型应用场景

消费电子:

手机、智能手表、真无线耳机(TWS)的无线充电底座。

电动汽车:

地面充电板(7-11kW)或动态无线充电道路(研发阶段)。

工业与医疗:

机器人无线充电、植入式医疗设备供电。

智能家居:

厨房电器(如智能水杯)、物联网设备的无线充电台。

6. 未来趋势

多设备同时充电:通过线圈阵列或磁场控制实现多设备兼容。

远距离传输:结合磁共振与波束成形技术,突破厘米级限制。

集成化设计:将线圈嵌入家具、桌面或公共基础设施(如咖啡馆桌面)。

无线充电发射端线圈的设计需综合考虑电磁学、材料科学、热管理与电路设计,其性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(如充电速度、设备兼容性)。随

着技术迭代,未来无线充电将更高效地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业场景。

[返回]   
上一篇:无
东莞市昊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【BMAP】【GMAP】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
顾客服务中心:0769-8629 3617 地址:东莞市东城街道峡口社区沙岭工业西路5号1栋二楼 访问量:
*本站相关网页素材及相关资源均来源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速告知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* [后台管理]